Search

連續十天回答問題第五擊:#丁名慶 的提問

如果名慶所指的「非人」是「後人類」的...

  • Share this:

連續十天回答問題第五擊:#丁名慶 的提問

如果名慶所指的「非人」是「後人類」的意思,我在《後人間喜劇》裡便已經寫到了「非人」。後人類和人類的關係,可以有很多說法。一種說法是,後人類是由人類以自身為基礎創造出來新型人類。但也有人索性說,後人類是人類再演化的結果。後者其實已經改變了「演化」一詞的意思,由原本所指的、生物在漫長時間中因自然選擇的作用,所產生的遺傳與變異,變成指人類通過人為的手段去改良自己,以至於超越了原本人類的生物學構造,與非生物性的物理和化學元素結合,成為半人半物的新物種。就原來的「人類」的定義來說,這個新物種便是「後人類」,也可以說是「非人」。

我在新書裡設想了稱為「物自身」的非人類別,做為未來人類社會的新成員。我並沒有想像它們擁有很科幻的功能,相反,我想從政治的層面,思考後人類的法理身分和社會角色。如果人類一直未能對理想政治制度達成共識,或者適切而成熟地參與其中,擁有不同思維模式的後人類,會否比人類更有條件成為「理想公民」,更成功地實現「理想政治制度」?由以理性選擇為根據的民主選舉制度,到革命的法理可能性,都是人類未能解決,而有待後人類解決的問題。

不過,回頭再想,這一切似乎還是過於以人類為中心。也許「後人類」或者「非人」根本不再需要政治,也不再需要糾纏於自由、平等、公義等等的問題。也許這一切人類珍而重之但又胡亂糟蹋的價值,在後人間都不再存在。這樣說來,這本書的設想其實不夠大膽。借用尼采的說法,就是「人性!太人性了!」所以更徹底的「非人」是我未來的思考方向。要想像「非人」非常困難,比人類想像動物難很多。那種難不是程度上的,而是本質上的,就如生物想像死物一樣。但後人類或非人不是死物,它是生物和死物的混合體。在它身上不再有生和死的分別。

更進一步想,在「非人」的世界,也許不再需要閱讀,於是作者和讀者的角色也不再存在。從人的角度而言,這未免有點遺憾,但從非人的角度,並沒有甚麼大不了的。進入非人領域,很可能要從根本去顛覆人的存在價值,令人大叫:「非人!太非人了!」

#後人間喜劇 #請問董啟章 系列10之5
#新經典文化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全時間業餘作家,遊於虛構,居於香港。 Full-time amateur writer, sojourning in fiction, dwelling in Hong Kong.
View all posts